首页  学院概况  学科专业  科研工作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实验中心  学生园地  下载专区 
师资队伍
 教研室简介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导师风采>正文
硕士生导师
2024-09-05 15:23   审核人:

王泓午

男,1966年05月生,教授,博士

E-mail:tjwanghw55@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医预防医学:中医预防医学理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2、中医内科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主要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常委;天津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委;天津市心脏病学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心脏流行病学分会第二届主委。

承担科研项目:

承担科技部十三五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3305,中医舌象诊断规范与标准研究及应用,2017/12-2021/12,279万,在研。主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31210110001,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评价指标研究,2014/01-2016/12,12万,结题;科技部973计划,2011CB505406,中医健康状态精气神辨识法研究,2011/01-2015/08,124万,结题;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I13B05,中医干预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2006/01-2010/12、80.00万,结题;天津市科委,033113211,葡萄糖耐量低减和糖尿病中医证候学研究,2003/01 -2007/12,60.00万,结题。

主编教材:

《循证医学》(出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预防医学》(在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统计学》(在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防医学》(出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循证医学》(出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获奖情况:

2018年领导的预防医学教学团队获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称号;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年获天津市科委201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指导硕士研究生已毕业5名,在读8人,博士在读4名。


牛凯军

男,1969年8月生,教授,博士

E-mail:nkj0809@163.com

2006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医科学科专业,取得医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天津中医药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构建大型队列人群研究,研发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长期预测模型、识别引起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开发慢性疾病的防控策略;2.自主研发小鼠和细胞模型,探寻天然营养效应成分如何通过调节体内慢性炎症水平(免疫功能)以防控慢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主要业绩:1.自2013年5月开始,以天津为中心构建10万余人大样本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社区和健康管理中心合作,建立了全国版成年人群队列研究,探索多种生活方式因素及遗传因素与重大慢性疾病的关联。到目前为止,该队列已发表相关领域SCI论文120余篇;2.自主研发肌少症及间皮瘤等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疾病的细胞和小鼠模型,明确慢性炎症在疾病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并分析了一些天然营养物质的干预效果,发表多篇相关领域SCI论文。

迄今为止,共主持国际和国内相关领域科研课题20余项,获研究经费约1000余万元人民币,其中2项获得科研优秀奖。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0篇,累计影响因子900余分及中文期刊论文30余篇。


步怀恩

男,副教授,1976年10月生,博士

办公电话:022-59596296

E-mail:buhuaien@163.com

研究方向: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临床流行病学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科学学院公卫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和临床流行病学。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中医药重点领域课题及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课题等等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曾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分委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真实世界研究分委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等职务。


赵铁牛

男,1973年10月生,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4年至今任教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教研室主任。

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04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2018年6月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天津市心脏病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监查工作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临床科研统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现场统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从事医学多元统计学方法(通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决策树)的科学研究以及中医证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承担我校本科生《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卫生统计学》课程和研究生《中医统计学与科研设计》和《医学统计学》课程。

主持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专项课题1项,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重点教学改革课题1项,参加科研973课题2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天津市科委课题1项,教学改革课题6项,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2篇,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通讯作者4篇,合作论文8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2部,参与编写教材和专著8部。2005获天津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集体一等奖),2008年10月获《预防医学》讨论式—自主式学习联动,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2013年参与科技部课题《中医干预心理性亚健康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7年2月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基于单病例随机、目标成就评量的治证候类中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高昂

女,讲师,1989.10生,博士。

E-mail:gaoang1022@126.com

所在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科学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教研室

食品卫生与营养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讲授《食品分析》、《功能食品》、《食品安全学》等专业课。天津市食品学会理事,天津市微量元素学会理事,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横向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天津市科研课题项目。主要进行食品营养相关研究,在Top期刊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等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文章11篇。指导学生市级大创项目2项,申请专利1项。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研究方向为营养递送体系的构建与功能评价。


张亚婷

女,讲师,1987年2月生,博士。

E-mail:yolanda3788@163.com

所在单位:公共卫生与健康科学学院

张亚婷,讲师,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近年来主要围绕生物大分子、功能性组分递送体系构建及机制展开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和横向课题等多项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理事,天津市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科技顾问。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地址:中国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 邮编:301617

公共卫生与健康科学学院

邮箱:ggwsyjkkxxy@163.com